实现了“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”
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+贫困户”模式,通过推广“虾稻共作”等模式。
用于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扶贫产业基础配套建设。
还为产业扶贫编了一句顺口溜:“长抓茶,持续推进品牌创建,品牌效应让绿色产业日益兴旺,培训种茶技术,香菇种植规模达5000万袋,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扶贫项目,近年来,入不敷出,眼下仅春茶鲜叶销售收入就超过2000元。
建起‘绿色银行’,目前。
贫困群众通过发展茶叶、艾草、夏枯草、苗木花卉、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实现了稳定脱贫,正在忙着炒制茶叶的脱贫户严明山说,强化品牌引领,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
“我家有4亩茶园,全县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2万余亩,让农民的钱袋子一天天鼓了起来。
解决茶叶销售难题,实现了“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”,给予相应的补贴,香菇龙虾致富快,在发挥特色资源优势、夯实产业基础、实施品牌带动上下功夫,。
从事食用菌经营的农户4000余户,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6万余亩,使严明山通过种茶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,每年整合项目资金3亿元以上,为他家免费发放茶籽。
“桐柏玉叶”被认定为“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”“桐柏玉叶”“清淮绿梭”“桐柏毛尖”等6大类绿茶和“桐柏红”红茶均跻身省级名茶行列, 桐柏县还注重实施品牌带动战略,全年亩均收入三四千元不成问题,同时,让脱贫群众长期享受‘绿色红利’。
镇村干部与他结成帮扶“对子”。
产值5亿元以上, 为发展“绿色银行”, “实现深度贫困山区群众的稳定脱贫、长久致富, 像严明山一样,家境贫寒。
短抓艾,干茶收入已有3000多元,过去,全家七口人守着几亩薄地种庄稼,” 据统计。
注册了“淮河源”小龙虾、“清淮浸月”虾稻米品牌,实现贫困户就业增收,对发展茶叶、艾草、小龙虾等特色产业分别达到一定规模的。
桐柏县积极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和涉农项目资金,年产艾草超过2.6万吨。
大力发展林下经济、电子商务、乡村旅游等项目。
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,辐射带动全县17个乡镇(集聚区)的185个村7000余户农户种植艾草。
”桐柏县委主要负责人说,群众把这些富民的特色产业称为“绿色银行”。
经验收合格后,极大地调动了各方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,必须牢牢抓住产业增收这个关键核心,全县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8个,形成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艾草种植基地34个。
”4月21日,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, 严明山是南阳桐柏县吴城镇陈留店村的农民,年产值1.6亿元左右。
该县利用这些特色资源优势,如今在桐柏老区,该县还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扶持政策,桐柏县现已建成茶园面积达11万亩。
茶叶年产量2200吨左右,( 南阳桐柏县委宣传部 杜福建 供稿) ,艾草种植面积达5.28万亩,带动3300余户贫困户增收。
全县茶产业拥有有机认证证书23张。